明火撲滅火后,為防止復燃,四市參戰消防官兵還對著火區域進行了長達35分鐘的冷卻。未見異常后,廣州、深圳、東莞參戰消防官兵經洗消后,陸續返程歸隊。惠州市消防官兵繼續對現場實施冷卻,隨時監控現場火情動態。
此外,先期達到火災現場的省消防總隊火調專家奉命留駐火災現場,正會同廠區技術人員調查火災原因。據了解,此次火災無人員傷亡,無油品外溢,未對周圍環境造成直接影響。目前,火災原因及財產損失正在核查中。
百萬噸易燃易爆物料儲罐危在旦夕
火災發生后,廣東省消防總隊立即啟動跨區域滅火救援預案,先后調動惠州、東莞、深圳、廣州消防支隊和總隊直屬特勤大隊及大亞灣轄區4個專職隊共計投入96輛消防車,493名指戰員共同作戰。省消防總隊政委牛躍光少將、參謀長何錦坤在第一時間趕赴火場指揮滅火工作。
現場偵查顯示,此次發生火災的為芳烴聯合裝置,過火面積約
首批消防人員到場后,及時采取了切斷進料,啟動工藝聯鎖與其他區域進行有效隔離,關閉全廠外排系統,其他生產單元降量生產等措施,避免了肆虐的火魔向鄰近幾個油塔蔓延。
經過科學評估后,現場指揮部按照“先控制,后消滅”的戰術原則,對到場的所有參戰官兵進行了第一次力量調整,將作戰官兵分成多個小組部署在四個不同方向,形成包圍的攻勢。
6時35分,惠州煉油分公司外圍火勢得到基本控制,十分鐘后,芳烴裝置閥門已全部關閉。
兩次“爆炸”中消防官兵上演“尖峰時刻”
在外圍火勢基本得到控制的基礎上,滅火救援轉入攻堅戰階段。
據參戰官兵透露,一開始,由于氣相閥暫時不能關閉,流淌火還未全部清除,導致現場還有氣體泄漏。現場指揮員命令參戰官兵暫時不要撲滅氣體火災,主要對相關裝置進行冷卻處理,以防易燃易爆氣體積聚造成爆炸事故。
“燃燒管道突然發出刺耳聲響,隨即發生爆炸,部分燃燒的儲料裝置應聲倒下,10臺移動水炮瞬間淹沒在火海之中……”
這是11日下午滅火救援現場最驚險的一幕。
據了解,當日上午10時20分許和下午1時45分許,火災現場先后發生二次小型“爆炸”。前次消防官兵隨即對其進行妥善處理,爆炸未對現場滅火救援工作造成大的影響。下午1時45分許,芳烴裝置的燃料管道發生一次爆炸,所幸前線消防官兵使用了先進的、可遙控的移動水炮,避免了一場可怕災難的發生。
當日下午,現場指揮部考慮到起火燃燒裝置的是儲存芳烴物料,主要為二甲苯等物質,滅火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爆炸。省消防總隊政委牛躍光少將命令,主戰的惠州消防支隊以及奉命增援的深圳和東莞兩個消防支隊分別從三個方向靠近起火部位,并架設10臺遙控移動滅火水炮,參戰消防官兵從安全區域遠距離遙控水炮噴水進行冷卻滅火。
在火災現場,記者看到,在高壓下,燃燒的物料在從管道源源不斷地涌出并猛烈燃燒,噴射的火焰與水槍射流瞬間接觸,發出刺耳地“嘖嘖”聲,燃燒的裝置區也不時傳來“轟轟”的聲響。
隨著滅火的深入,下午1時45分許,燃燒管道和裝置突然發出刺耳的聲響,隨即發生爆炸,部分燃燒的儲料裝置應聲倒下,將架設在周邊的10臺移動水炮瞬間淹沒在火海之中。
看到這一幕,在場的參戰消防官兵倒吸了口涼氣,多虧指揮部良策,使用了移動水炮頂替消防官兵近距離作戰!否則,后果不堪設想。由于現場溫度高、噪音大、熱輻射強,地形復雜且油污多,廣東省公安消防總隊政委牛躍光少將在深入火場偵察時滑到,手腳多處受傷,但顧不得休息一會,多次不顧危險帶領官兵沖進火場一線展開偵察并指揮戰斗。
火災未對核電站產生任何的影響
下午1時許,因火災現場還有為減少供水壓力和水漬損失以及對周圍水環境的污染,救援官兵還在著火裝置周圍筑起防護堤,防止油品向外圍擴散。他們還充分利用防護提內的水進行二次使用。據初步估計,防護堤內約有三分之一的廢水被重新抽取循環使用,直接打入到著火罐區。此外,現場還設立了高空瞭望哨,對現場進行即時監控。并劃分了重危區、輕危區、洗消區、生活區,參戰官兵進入各區域嚴格落實個人防護;設立2頂洗消帳篷,確保全體參戰官兵的安全;同時派出多名檢測人員,對現場易燃易爆有毒氣體,進行監控,防止發生爆炸中毒事故。
下午5時許,現場偵查表明,處于穩定燃燒,被控制在
在消防官兵的奮力撲救下,此次火災無人員傷亡,無油品外溢,未對周圍環境造成直接影響,成功保護了中海油惠州煉油廠價值數十億元的設備,確保了大亞灣石化區的消防安全。
中海油基地集團孟黎明總經理懷著感激之情稱贊道:“廣東消防部隊不愧是一支能打善戰的鐵軍部隊!”
中廣核集團一位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稱:“雖然此次發生火災的地點和大亞灣核電站聽起來同處大亞灣,但實際上距離很遠,所以不會對核電站產生任何的影響。”
此次火災撲救,還受到了惠州市各級黨委、政府和群眾的高度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