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數據統計得出:晚上10點到凌晨6點,是火災高發期。這段時間人們大多處于睡眠狀態,人體對外界的感知能力下降,如在這一時間發生危險,人體的反應時間就會變長,從而失去了逃生機會。怎樣才能在最疏于防范的時候,第一時間獲知危險呢?
【吳參謀有話說】吳參謀利用市場上常見的煙霧探測器,全程體驗了一把從起火到探測器報警的過程。
在一處安裝了煙霧探測器的民房內,沒有穿戴任何防護設備的吳參謀,在煙霧探測器的正下方,點燃了一些廢紙,此時煙霧并未彌漫開來,煙霧探測器也沒有反應,吳參謀的自身感覺尚在可承受的范圍內。接著,吳參謀將近100張廢紙投入火中,火勢變大,煙霧立即在房間內彌漫,這時,吳參謀鼻咽干燥,已經感到不適,但報警器仍然沒有反應。隨后,吳參謀進入一墻之隔的另一房間,關閉房門后發現,此時已感受不到外面的“火情”,更聞不出一絲煙味。然而,50秒后,只聽煙霧探測器開始報警。
試想,如果沒有報警器提醒,也許起火的房間已被燒得面目全非,而隔壁房間內的人要等很長一段時間才發覺,這時再想起逃生恐怕為時已晚。然而,在真正的住宅火災中,燃燒物也絕非是這些廢紙,家具、窗簾等東西的燃燒會產生大量有毒的滾滾濃煙,這些有毒氣體是火災中的最大殺手,吸入有毒煙氣致死的人數占火災死亡總人數的70%到75%。
煙霧探測器是一般賓館或者公眾場所很常見的一個小圓盤,安裝在客廳中央位置的天花板上,距地板大約2.5米。它憑借底部因紅外線交織而成的網格,當煙霧進入探測器底部阻隔紅外線引發報警。根據《建設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一定規模的高層建筑、各類大型娛樂場所、賓館等都安裝了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但在一般的民宅,對此卻沒有強制性的要求。在此,吳參謀建議且鼓勵在其他居住場所內安裝使用獨立式煙感報警器,便于在火災初期階段及時有效提醒人員盡快逃離現場,減少在火災中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