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消防支隊救援人員在大面積搜救區尋找到一“被困人員”,對其展開破拆營救
10月29日,湖南消防跨區域地震救援實戰演練開展第二天,全省500余名消防員仍然在郴州城郊的一片拆遷區域內奮戰。他們既要熟練掌握雷達等新型搜索設備,更需要合理有效的運用木棍等原始工具。
所有演練環節中,耗時最長的是“橫向破拆支撐”,最快的一隊也花了3個多小時。救援人員需要先支起兩米長的玉石板,并保證其4個角的礦泉水不倒,然后清理石板下的廢墟,破拆墻體,將假人從空洞中救出。
在3個小時的作業中,從支撐石板,到打通空洞,再到清理障礙,救援人員并未用任何先進的設備,錘子、鐵絲、木棍……所有工具都很原始。
“這些木棍是最實用的。”湖南省公安消防總隊作戰指揮小組的一名成員介紹,近些年來,陸續有很多新型搜救設備研發出來的消息,但其利用率并不高。首先,這些新型設備適用條件有限,無法在路況太過復雜的地區使用;其次,這些設備造價高,很難大面積配備;最后,這些設備大都依賴于電力等能源,與災區沒水沒電的情況有些不太匹配。
指揮小組這名成員表示,此次演練最重要的是演練旨在檢驗部隊的災情響應能力,進一步提高消防部隊跨區域機動救援能力,考得是實戰,而不是對新型設備的試驗。
29日下午,消防人員還進行了泥石流的救援演練,隊員攜帶裝備到高達70米的山頂,然后利用繩索救援技術將山下的一個假人運回山頂。運送途中,他們還要將一塊重10噸的巨石移到3米之外。
[花絮]搜救犬找目標,強過雷達和音頻
29日的演練中,救援人員共進行了3種探測搜救的方式:雷達搜索、音頻搜索和搜救犬搜索。
可能是現場的環境過于復雜,雷達與音頻探測略顯遲鈍,搜救犬們卻有著良好的表現,迅速找到了廢墟下的目標。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消防部隊均已配備較為先進的雷達生命儀和音頻生命儀,利用“三點定位法”,他們能很快的探測到廢墟下被困人員的位置。然而,在大面積的搜救方面,搜救犬常常會利用得較多,他們偶爾會更迅速、更靈敏。